波胆网站

News Center

您现在的位置: 波胆平台 > 波胆网站 > 媒体报道
用英文诗写“中国心” 成都24岁“天才诗人”获国际诗歌节最高奖-转自“新浪四川”

时间:2019-04-09    浏览:

3月23日晚,“2019年科克国际诗歌节”在爱尔兰科克落下帷幕,24岁中国诗人方商羊出现在了新华社的镜头中。此时,他斩获了诗歌节的最高奖项——格雷戈里·奥多诺休国际诗歌奖。

方商羊(右)和波兰诗人在“2019年科克国际诗歌节”活动上合影

方商羊(右)和波兰诗人在“2019年科克国际诗歌节”活动上合影

这不是方商羊第一次获得国际诗坛的认可。2017年,就读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方商羊,以一首《波胆平台》(If You Talk about Sadness, Fugue)从近千首投稿诗歌中脱颖而出,被普利策文学奖提名作家William Pitt Root,以及前任美国国家诗学会会长Marylin Nelson 裁决为首奖;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休斯顿大学的顶尖作家项目也纷纷向方商羊抛出橄榄枝;毕业后,方商羊进入了录取率不足1%的米切纳作家中心(Michener Center For Writers),获全额奖金,进行自由创作。

“诗歌是文学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非“科班出身”,却能用第二语言——英文写出精彩诗篇,方商羊被许多文学家誉为“天才诗人”。

“我不相信天赋。”方商羊坦言,成绩的背后,是年少孤身来到美国,第二语言写作跌跌撞撞,不被所有人看好,默默苦习数年的坚持。“诗歌是我活下去的方式。”

关于诗歌的梦要从这里说起

“春末从食堂到宿舍一路飘零粉白色的花,

体育课后湿透的校服和小卖部冰凉的汽水,

夏夜的晚风挽起自习教室淡蓝的窗帘,

风扇拨动汗水滑过背脊的触感……”

这些都是方商羊的“三原印象”。

多年后,方商羊仍会记得在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的五载时光。

“初中和高中的班主任老师都很负责和开明,他们关心学生的成绩,更关心学生的成长。”当初方商羊在班上,是学霸与“熊孩子”的综合体,“老师们对我的捣蛋和调皮都很宽容。”方商羊感谢母校老师们给予他的尊重和自由。

从初一到高二,学校阅览室就是方商羊的“天堂”,他爱看书,从课上看到课下,读谢灵运、李商隐,读《波胆网站》、《波胆平台》。到了高中,尽管课业紧张,语文老师也总会空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们去阅览室自行阅读,“当时我觉得特别开心。”方商羊会挑选一些古诗词鉴赏类书籍,自由地享受阅读时光。

最初,方商羊对诗歌的热爱来源于爱文学的父亲和爷爷,而三原让他的“文学梦”生根发芽。即使后来远赴美国深造,学校也常常出现在他的梦里。

“我最喜欢的是从食堂到寝室那条路,特别漂亮,我常常梦到。”方商羊回忆。三原给了学生发展个性的空间,各种各样的活动也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为学校的舞台剧导演、配音、配乐……那是我记忆里快乐的日子。”

方商羊

方商羊

工科or文学?美国求学经历成长

高二毕业,方商羊带着“文学梦”来到美国,但大学申请英语文学专业的时候因初到美国,沟通不佳惨遭“脆拒”,最后不得不遵从家人的意愿,来到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学习土木工程专业。

虽然经历了一小波现实打击和“自我怀疑”,方商羊依然热爱文学,他开始尝试用英文进行诗歌创作。

“从刚开始到现在,用第二语言创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方商羊谈到,刚开始他的语法不好,下了大力气钻研、学习别人的长句,短句,和重句的使用,形容词、名词的搭配,磨炼技巧;同时拼命增加文学素养的积累,大学四年里读了几百本书,不停地阅读和写作,培养自己对语言的敏感度。

然而,全美排名第一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课业压力也是巨大的,为了平衡创作和学习,方商羊大学四年十分辛苦。“我在图书馆写实验报告写到凌晨4点,早上8点还要上课。”但当他拿起自己写的诗,就觉得坚持并不是没有意义。

现在,方商羊回首大学生活,当时“很讨厌”的土木工程也成为了难忘的体验,学习生活不仅给了他灵感,也增加了他在文学创作上思维的逻辑性和结构性。

大四,“小有名气”的方商羊背着父母申请了MFA写作项目,“这些项目的录取率非常低,没有人看好我,我自己心里也没底。”方商羊把自己18页的作品递交申请,这凝聚了他多年的心血,但每一页背后是几十上百页稿件的锤炼。

最终因为美国文学界顶尖作家对其作品的评价和认可,方商羊如愿进入了米切纳作家中心。“现在想起来,个中过程真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方商羊笑着说。

方商羊

方商羊

将东方文化融入英文创作

方商羊是年轻一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古老的音色,先辈们在其中找到了归宿。他的才华夺目,如同数月连绵的云雨后第一缕耀眼的初阳。

—国家图书奖评委, 美国国家诗歌协会会长, 乔伊?哈卓(Joy Harjo)

方商羊是这个时代最有天赋,最具原创力,和最重要的年轻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对于当下是迫切并且必不可少的,每一首诗都比上一首更加生动和深刻。他的视野和音色是永恒的。

—哈佛大学写作系前系主任, 布雷特?安东尼?约翰斯顿 (Bret Anthony Johnston)

谈起诗歌创作,方商羊认为,现实的英语学习更偏向于实用性,比如读懂一篇科研文章、新闻报道,进行论文写作等。其实英文也有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充满艺术和音乐美感,比如传统英语诗歌中的五音步抑扬格,这种格律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平仄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像中文的象声词和拟声词,我会将它们转化成英文,写进诗歌里增加音乐性。”以“中国文化为体”、“西方文化为用”是方商羊诗歌创作上的常见表现形式之一。

“中国古典诗歌对我的影响很大,是我创作的根源。”方商羊小时候,爷爷就让他按古典格律、词牌名背诵古诗词。“我曾尝试将中国文化和英文创作结合,我也会经常借鉴中国古典文学的思考方式、辞藻,将他们转化到英文诗歌里。”

方商羊也偶尔“偷窃”一些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技巧,融入英文创作中,比如魏晋南北朝的赋、骈文等等。“这些意象是生长在我骨子里的,不管用哪一种语言写作,我血液里传承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都是个人前进的风帆,和庇护的港湾。积累的越多,风帆越大,航行得越远。”

方商羊在诗歌节上朗诵

方商羊在诗歌节上朗诵


在失败中寻找“诗和远方”

方商羊向美国超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迪恩扬(Dean Young)抱怨,自己写不出好作品、很焦虑,他送了方商羊一支满墨的圆珠笔,并指着离笔尖三分之一的位置说:“你就用这支笔写作,把墨水写完,说不定有一首好诗就藏在这墨管的某个地方。”

作为西方诗坛出现的亚洲面孔,方商羊和他的作品都备受关注,这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困难的时候有很多,过去是生活的难度大于艺术创作的难度,让我经常想放弃,现在是艺术创作的难度大于生活的难度,让我经常受挫。”在方商羊眼中,创作失败是常态,但要在失败中寻找希望,寻找前进的方向。

“没有什么能阻挡热爱。诗歌对我来说,是一种活下去的方式,它让我对万事万物保持好奇心,保持观察的敏锐性。”方商羊用诗歌观察世界,和自我交流,“比如洗澡的时候,我会思考水珠落在身上的触觉,并尝试描写;好的诗人,能在大众看过千万次的寻常事物中,探寻出崭新的构想,就像史蒂文斯把‘一杯清水’写成了‘不是清水’的哲学思考。所以我经常以练习‘静物画’的方式写作,写一颗橙子,并把它写到月亮上去。”

“生活可以是诗歌创作的素材,情感经历也可以是素材,但更重要的是对经历和感受的思考。”方商羊认为,写作最终不是关于个体的感受,而是如何思考自己的感受,是一种对意识和情感的蜕变和转换。

方商羊还谈到,“不一样的时期会依据不同的心境,写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比如“孤独”这个主题的写作可以是情感上的抒发,也可以是关于存在的,智识上的讨论。我的作品常常在抒情和冥想的界限之间游走,尝试联结世俗的感知和形而上的思考。” 尽管诗歌风格是多变的,但方商羊对自己作品的高要求是不变的。“近来有美国有一些出版社编辑问我是否要出诗集,可我认为我目前的创作是私人化的过程,作品也没达到自己的艺术期许,还没有做好出版的准备。”